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我国是传统纺织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医用敷料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部分出口产品为天然材质的传统医用敷料。然而,当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逐渐增长等诸多因素,使传统医用敷料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而高端医用敷料、功能性敷料的市场认知和需求正在增加。8月8日,在江苏溧阳举办的“2010中国医用敷料大会”上,国内医用敷料产业的专业人士就目前医用敷料的市场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内企业相互拼杀加剧
“有的企业认为,眼下赚不赚钱是次要的,关键是先占住医院市场。”一位医用敷料业内人士揭露了一个有一定代表性的不良现象。他说,一些医用敷料企业为了把竞争对手挡在门外,在医院招标过程中,以“低价开路”,甚至一些棉签、口罩等常用产品的出厂价,也被这些企业压得越来越低。
此外,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企业相互挤压价格等,致使医用敷料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而不得不自行减少出口量,转而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国内企业相互拼杀,使得外商渔翁得利。”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勇对此深有感触:“中国医用敷料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目标市场。并购是他们争取市场主导权的主要方式。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跨国企业在我国的扩张力度明显加大,独资、合资企业大量涌现。尤其是在高端敷料领域,越发凸显出外企拥有的先进技术和强大竞争能力。”
制造装备和产品研发缓慢
目前,我国医用纺织行业的出口优势产品是棉花、纱布、绷带等天然材料类医用敷料,生产技术难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奥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金海表示 ,2007~2009年,我国医用敷料年出口额在10亿~12亿美元之间,仅占国际市场的17%左右。因此,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我国高科技医用敷料产品领域还很薄弱,尤其是尖端伤口护理产品,几乎还是空白。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全认为,医用敷料产品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产品材料的创新和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上。然而,技术含量型医用敷料产品在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市场中占比不到10%。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医用敷料生产设备研制的停滞,令很多企业感到无奈。他们纷纷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医用敷料生产依靠大量低廉劳动力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从业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导致人员流动性非常高。另外,我国生产医用敷料制造设备的厂家寥寥无几,设备制造技术不成熟,自动化程度低,许多先进的电气化和信息化技术未能在设备上充分应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医用敷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新型敷料将强势增长
传统医用敷料市场面临的前景难以令人乐观。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院前预防和保健,院内诊断、治疗,院外监测、康复,以及家庭日常医疗保健等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日渐成熟,需要住院和手术治疗的病例数会逐渐减少。